网红车型元PLUS已经开始陆续交付首批用户了,我的朋友也有幸成为了其中之一,这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台车。陪她提车以后,我便第一时间感受了这台元PLUS,此贴先来谈配置部分,以及与顶配车型-旗舰型PLUS的区别,方便大家选择。
我朋友提的是一台次顶配的元PLUS,也就是售价为15.18万元的旗舰型,CLTC续航里程为510公里,与大部分比亚迪车型顶配性价比最高不同的是,我觉得元PLUS的次顶配车型性价比才是最高的:因为相比售价为15.98万元的顶配车型,两者的外观完全一致,仅仅在内饰中少了15.6英寸DiLink屏(次顶配为12.8英寸屏),带感应的电动尾门,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,空调绿净系统与6个超声波雷达(顶配有12个超声波雷达,可实现自动泊车),但价格却相差了8000元,因此作为代步用,这里就需要权衡一下了,屏幕大小个人觉得完全无所谓,而且作为一款小型SUV12.8英寸的屏幕已经足够大了;副驾驶电动座椅调节与空调绿净系统可有可无,如果我能选,宁愿顶配车型有座椅加热/通风,可惜全系没有;自动泊车就看个人需要了,老司机应该完全用不到;然后就只剩下了带感应的电动尾门还比较实用,但此配置应该可以通过比亚迪官方精品来升级,应该3000元左右就能搞定,所以这就是我推荐朋友购买次顶配元PLUS的原因。
作为一款售价在15万元级别的A级SUV,元PLUS的配置自然是超越同级的:底盘配备了多连杆独立后悬架和刀片电池,且3.0E平台的刀片电池是作为底盘结构的一部分,确实提升了整车刚性,这个后面将重点讲;内饰具有堪比豪华轿车的软包、多色氛围灯,运动款方向盘和一体式运动座椅;主动安全方面配备了六气囊、全速域ACC和车道保持系统、盲区监测、自动驻车及远近光灯自动切换等高科技配置,这些配置已经与高一等级的宋PLUS EV不分上下;中央配备的DiLink大屏,不仅能提供导航在内的多应用智能网联服务,还配备全景/透明/3D影像;匹配随车附赠的麦克风,可以将车变成移动K吧,多色氛围灯会根据音乐旋律变幻,配合门板上的吉他造型,充分迎合了年轻人的审美。
说了那么多优点,最后也来谈谈设计中的美中不足吧,如果能改善这几点,那就基本完美了:1.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后,无法与后备厢形成一个平面,还有十公分左右的台阶,导致后备厢拓展后空间不规整,但由于本身后备厢深度就不大,可能经常会用到其拓展功能。2.全系没有配备带气压杆支撑的机盖,尤其对于女生来说,打开引擎盖是非常费力的事。3.天窗控制面板前方留有眼镜盒的位置,却不可开启,比较遗憾。4.全系没有配备座椅加热/通风,与精致的内饰定位不符,至少顶配车型应该配备。

启动瞬间,车标元可以点亮,仪式感满满。

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龙脸,冲浪蓝的颜色明暗对比明显,立体感更强。

LED大灯内部的细节非常精致,远近光灯都有透镜。

车身比例协调动感。

细节之处龙鳞装饰的点缀。

立体感很强的侧裙搭配精致的18英寸轮毂,使整车充满了力量感。

简洁的尾部,由贯穿式尾灯和大量的横向线条构成,视觉上显得沉稳、大气。

交流和直流充电口均设计在车头右侧翼子板上。

元PLUS的内饰与外观有着非常好的呼应,大量横向且外张的线条,运动感十足。蓝白配色加红色点缀尽显年轻活力

方向盘为运动造型:加粗、平底、搭配金属装饰,犹如性能车的方向盘。

贯穿整个中控台和4个车门的白色装饰,采用软性材料包裹,无论视觉和触觉都不错,部为搪塑材料,精致感满满

精致的BYD-HEART控制总成,档杆的造型像似拉力器,采用金属质感+皮质包裹的工艺,就像是一件艺术品。

12.8英寸DiLink大屏全景3D影像显示效果十分清晰,对于这小车来说12.8英寸的屏幕其实已经足够大了。

大面积的出风口可以在炎炎夏日迅速降温;门拉手集成了高音喇叭和氛围灯,属于用心的原创设计。

元PLUS似乎特别在意细节,就连把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座的瞬间,大屏幕也会有提示,车机为最新的DiLink4.0系统

车门拉手也犹如运动器材,经我实测,乘坐时腿是触碰不到的;门板储物槽很深很大,巧妙融入了吉他的造型

元PLUS有几处较大的储物空间,这是中央通道下方的储物区,前排USB电源和12V电源也在此处。

前排中央扶手内的储物空间,这个储物空间面积不大但很深,还有供车载麦克风充电的插座。

前排中央扶手内的储物空间,这个储物空间面积不大但很深,还有供车载麦克风充电的插座。

得益于2720的轴距,元PLUS后排的空间十分宽敞,中央地板也是全平的,后排可以舒舒服服的坐上三位成人。

前排是我朋友开车时的坐姿,我坐在后面很爽啊,中型SUV的后排空间也不过如此。

后排同样配备大尺寸的空调出风口,下方还有USB电源插口。

全景天窗为可开启式。

最后来看看后备厢,开口高度还是略微有点高的。

次顶配车型没有配备电动尾门,但预留了电动尾门开关的安装位置,所以后期升级应该不难。

后备箱标准空间,还是比较规整的,两侧还有网兜,随车工具和充电线等都被安排在隔板下方,不占用后备厢容积

把后排座椅靠背完全放倒后并不能与后备厢形成一个平面,有个较大的台阶,然后再把遮物板取下,依然无法填平

多连杆独立后悬架的应用,在这级别的SUV中也算是惊喜,动态表现也确实不错,在后面的驾驶报告中会重点介绍

前机舱盖板全系没有气压挺杆支撑,对于女司机来说费劲了一些,虽然电动车很少开前盖 ,但还是需要添加雨刮水

精致的元PLUS尾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