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3月20日,美国福特号航空母舰在大西洋与赴美接装F-35B的意大利加富尔号航空母舰进行了联合训练。训练本身平淡无奇,但一大一小两艘航母同框的照片却槽点满满(加富尔号小到惊奇),航母究竟要大型还是小型?这是个问题!

美国福特号与意大利加富尔号航母并肩航行,没想到两者差距这么大
航母曾经有多大?
二战是海战的分水岭。二战前,大炮巨舰是各国海军都无法抵挡的诱惑,直到航母和舰载机出现,大家突然发现,战列舰在强大的空中力量面前仿佛巨大的吸铁石,自带吸引鱼雷和炸弹功能。尽管战列舰有装甲保护,也扛不住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的轮番攻击,10架不行就20架,1枚鱼雷或炸弹不行就10枚、20枚。大和、武藏、俾斯麦,这些标志性的战列舰都逃不过被舰载机重创或击沉的宿命。以现在的眼光看,二战时期的航空母舰还不够成熟,不少都是由战列舰、水上飞机母舰或商船改建而来,其吨位和体积与战列舰相差不大。

图中是同为4万吨级的赤诚号航空母舰与长门号战列舰
二战日本很多航空母舰都是改装而来,排水量并不高,如著名的赤诚号,改造后标准排水量只有3.65万吨,满载排水量刚超过4万吨,远低于大和号和武藏号的7.2万吨满载排水量。大和号舰长263米、舰宽38.9米,赤诚号只有260.7米、宽31.3米,略小。大和级战列舰的第3艘(原计划建设4艘)信浓号被改建为航母,该航母标准排水量6.2万吨,满载排水量7.29万吨,成为当时最大的航母,直至1960年才被美国小鹰级航母超越。悲催的是,信浓号在首次出航时就被美国潜艇盯上,创造了最短命航母的世界纪录。

衣阿华级战列舰与经过改装的中途岛级航母,两者在长度、排水量方面都比较接近
现代大型航母为何被称为海上巨无霸?
二战后,战列舰被时代抛弃,只有4艘已建成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几经封存、几经返聘,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,参加了越南战争、黎巴嫩冲突和海湾战争,见证了历史。相比之下,航母的发展就风光多了,二战后美国就发展了中途岛级、塞班级、福莱斯特级、小鹰级、企业级、尼米兹级、福特级等多型航空母舰,航母吨位从二战中的不到5万吨,逐渐突破10万吨,到最大的福特级已达11.2万吨。

由于采用斜角甲板,现代大型航母甲板宽度大大超过舰体

美国主力航母的演进过程
外观从最初的直通飞行甲板逐渐演变成斜角甲板,甲板宽度已从过去的30米外飘到77米左右。干瘪的数字难免有些抽象,就让本文用图片向您展现航母的震撼。美国大型航母采用弹射起飞,斜角飞行甲板上布满飞机,俨然一个海上机场。福特级航母下水之前留下了几张照片,您可以从船头感受一下巨舰的压迫感。福特号的螺旋桨直径6.4米,也就是2层楼高度,重量更是超过30吨, 4个5叶螺旋桨一起转动,才能驱动移动机场达到30节(约合55.5公里/小时)的航行速度;舰尾还有2个舵,每个重65.5吨。

左为福特级,右为更换螺旋桨的尼米兹级,注意图中的工人

尼米兹级换装新型螺旋桨

尼米兹级别航母有2个锚,每个重30吨,据说与锚链一起重量超过100吨
美国现役主力尼米兹级航母舰体尺寸为长332.9米、宽40.8米、高11.3米,飞行甲板长332.9米、宽76.8米,甲板面积1.8万平方米,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。飞行甲板距离水线高19.11米(至少相当于6层楼),距船底基线高30.63米,基线至桅顶更是高达74.37米。飞行甲板下甲板有12层,先是吊舱甲板,用于安装弹射器等设备,接下来2-4层为机库甲板,机库以下8层为水密结构,舰体共有舱室3360间。机库长208.48米、宽32.92米,高8.07米(3层甲板),机库面积约6800平方米,相当于1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。

航母既可以是移动的海上机场,也可以是移动的停车场

还可以是移动的篮球场
下图为拆机中的英国无敌级航母,如果它的内部都如此复杂,与无敌级航母并肩航行的美国尼米兹级内部简直可用迷宫形容。据说航母新兵上舰,一项重要考核就是在航母内部不迷路,必须在十分钟内找到居住舱室,还要熟悉各个工作岗位,这对于作战、损管非常必要。小编曾两度参观天津滨海新区航母主题公园(基辅号),内部通道曲折相似,想要参观到每个位置必须手持地图。

被拆解的无敌级航母,图片来源见图标

现代航母内部异常复杂,如同迷宫
航母大小受到哪些限制?
航母是世界上最大的舰船吗?显然不是,它只是最有战斗力的海上堡垒。航母还能再大吗?当然可以,但不能无限制扩大。航母的体积和排水量会受到很多限制,比如动力。为驱动庞大的舰体达到30节以上的逆风最高航速(便于舰载机起飞),已有4型航母采用核能驱动。航母使用的舰用反应堆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生产的,尽管法国在民用核电领域走在世界前列,在生产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时也保守地采用了凯旋级战略核潜艇的K-15反应堆。虽然成本降低了,法国航母也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,2座K-15反应堆动力不足,戴高乐号最大航速只有25节。要知道,戴高乐号是典型的中型航母,标准排水量3.5万吨,满载排水量也只有4.25万吨;倘若舰体进一步放大,满载排水量达到10万吨,那动力得要多强?

驱动一艘航母与驱动一艘战略核潜艇,所需的动力截然不同
比如通过性。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是世界航运的咽喉,这一点从最近集装箱船搁浅堵塞苏伊士运河引发广泛关注就能看出。苏伊士运河还算开阔,大型航母通过毫无压力,但巴拿马运河就不同了。巴拿马运河对于美国这种被地形分为东西海岸的国家还特别重要,为实现快速换防,美国在运河开通后建造的战列舰、补给舰,甚至两栖攻击舰,都是按照水线最宽32.5米,也就是比着巴拿马运河老船闸33.5米的宽度建造的。老式航母采用直通式飞行甲板,甲板宽度与舰体宽度相差不大,但随着中途岛级航母改装斜角飞行甲板,大型航母怕是再也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。

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战列舰与老式航母
再比如经济性。关于大型航母还是小型航母的争论由来已久,二战末期,美国海军原先准备建造6艘中途岛级航母,但是美国海军部分将领反对集中资源建造少数大型航母,主张建造体型较小但是数量可以较多的埃塞克斯级以换取作战弹性。这种争论加上二战结束使得经费锐减,中途岛级航母最终只建造了3艘。二战后,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经过长期论证,还是选择了大型航母的道路,但大型航母造价高昂,福特级单艘造价高达150亿美元,接近西班牙2年的军费总和。如此高昂的造价,显然将国家较小、实力较弱的国家排除在外;这些国家若想实现航母梦,只能建造小型航母以控制成本。

大型航母与小型航母,小型航母最大的短板在于起降固定翼战斗机受到限制

自由滑跑只要122米,短距/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出现改变了小型航母的尴尬局面